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民间音乐(音频)丨李胤萱: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


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定名为“四川清音”。以四川当地话为语言基础是四川清音唱词的显著特点,原汁原味的四川话让四川清音更具乡土气息,且更加坦白、率真、朴实。四川清音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其音乐是由明、清的时调小曲及四川民歌发展而成,十分丰富。


四川清音



这首曲子用拟人化手法和生动传神的语言,通过布谷鸟“咕起眼睛到处瞧”,看到人世间忙忙碌碌的春耕图——“早稻秧苗穿绿袍,苞谷出土多苗条,青青麦苗蓄含苞,荞子脸红抿嘴笑,豌豆胡豆笑弯腰,牛儿耕耘田间跑,精耕细作本领高,布谷鸟一看就双脚跳,啊嗬一声喊糟糕: 今年报信迟到了,春耕更比往年早”。这些歌词的安排,充分展现了川西坝早春的盎然春意、生机蓬勃。




《布谷鸟儿咕咕叫》的唱腔设计,从清音小调曲牌《鲜花调》演化而成,这个曲牌又是由江南民歌《茉莉花》演变而来。《布谷鸟儿咕咕叫》由四段唱词反复吟诵成分节歌。旋律中大量使用了“哈哈腔”。“哈哈腔”用“啊”“哈”等母音,以装饰音、音阶或琶音式的上行跳音为主,演唱出一连串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的十六分音符,快速地推进旋律发展,使音乐旋律轻快活泼,形成一种欢快、跳跃、喜悦、调皮的动感,十分稳贴地表现了布谷鸟儿面对如画的川西平原,东张西望、应接不暇的神态和情绪。


撰文:李胤萱

(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


图文编辑:李妍

图文审读:怡然

责任总编:老甘

投稿邮箱:

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